教学动态

【自动化系】探求校校合作,促进轨道交通人才培养
发布日期: 2016-10-27 浏览次数:

10月20日,在自动化系主任助理党晓圆的带领下,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张姣,轨道专业老师王建、刘茂婷、吴矿宁前往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进行交流和学习。在该校实训中心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轨道实训中心,随后与该校院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唐春林、发展规划与对外合作处处长彭文华、轨道电气系系主任陈兴劼、轨道车辆与机械系综合办主任蒋晶、轨道电气系交通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兼专业负责人龙讯、轨道电气系轨道信号自动控制课程负责人蔡娟等领导就轨道交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学生就业方向等内容进行了交流讨论。最终,双方就校校合作达成共识,进一步加强两校教师间、学生间的交流。

首先由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陈兴劼主任、蒋晶主任、龙讯主任及蔡娟老师带领我校参与交流的老师参观实训中心,包括轨道交通沙盘模拟实验室、轨道交通运营控制实验室、轨道交通模拟驾驶实训中心、轨道交通基础设备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在轨道交通沙盘模拟实验室里设置了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的整体线路布局和控制系统、操作系统,陈主任就整个沙盘实验室的设置目的以及实现的操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轨道交通模拟驾驶实训室陈主任为我校教师讲解轨道交通的操作模式,并演示了轨道交通列车的实际驾驶过程。除此之外,还带领我校教师参观了基础设备实验室及ZPW-2000A的控制系统并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学习借鉴该校城轨交通实训室建设经验,有力推进我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实验室建设工作,促进我校轨道交通专业的新发展。

参观结束后,我校一行与重庆公共职业运输学院各位领导就有关校校合作事宜进行交流讨论。由唐处长对重庆公共运输学院进行介绍,重庆公共运输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系学院行政主管部门。学院由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出资创办。学院座落在重庆市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85426㎡,校舍建筑面积约100000㎡,新征教育发展用地200000㎡。学院围绕交通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截至目前,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等6个系共26个专业,建成了西部领先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实训中心等教学实训机构46个,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近100余个。接着我方代表分别对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自动化系、轨道交通与信号控制专业的发展与特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等内容进行了介绍。随后双方就有关轨道交通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经验、学生就业方向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双方代表均表示合作并非走形式,希望通过本次交流讨论促进更深入的校校合作的进行,实现深度实质性的合作,希望通过校校合作实现双方教师专业建设的长期合作,我校学生可以通过参观重庆公共职业运输学院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设备、操作紧密结合,通过双方的努力达到共赢,使学生受益。

 

信号基础设备转辙机

继电器接线 

 

模拟驾驶操作盘(模拟驾驶中)

ZPW-2000A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沙盘模拟实验室

模拟驾驶操作盘(模拟驾驶中)

        参观结束后,我校一行与重庆公共职业运输学院各位领导就有关校校合作事宜进行交流讨论。由唐处长对重庆公共运输学院进行介绍,重庆公共运输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系学院行政主管部门。学院由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出资创办。学院座落在重庆市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85426㎡,校舍建筑面积约100000㎡,新征教育发展用地200000㎡。学院围绕交通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设置专业,截至目前,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等6个系共26个专业,建成了西部领先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实训中心等教学实训机构46个,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近100余个。接着我方代表分别对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自动化系、轨道交通与信号控制专业的发展与特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等内容进行了介绍。随后双方就有关轨道交通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校企合作经验、学生就业方向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双方代表均表示合作并非走形式,希望通过本次交流讨论促进更深入的校校合作的进行,实现深度实质性的合作,希望通过校校合作实现双方教师专业建设的长期合作,我校学生可以通过参观重庆公共职业运输学院轨道交通实训中心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设备、操作紧密结合,通过双方的努力达到共赢,使学生受益。

 

我方代表发表意见 

 

双方就校校合作进行交流讨论

本次参观交流,开阔了我校老师在轨道交通领域的视野,拓展了轨道相关校企合作的新方向,同时拓宽了我校轨道交通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就业方向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路。